《分一分》的教学反思范文

正文:

《分一分》的教学反思范文

《分一分》的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有幸参与到课程改革的行列之中幸运地与新世纪小学数学结缘。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也曾迷茫过、失败过、气馁过从陌生到熟悉从彷徨到坚定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磨砺中坚定。渐渐地我们自身发生了改变孩子们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通往培养研究型、思想型、创新型人才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步坚实的步伐。下面我就结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想和收获。

  一、树立全面的“大数学观”思想

  起初我们要讲哪节课上来就直接看那节课的内容从头看到尾、从尾看到头教材中好象就那么点东西。就课论课我们的视角是有局限性的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又为下面的学习起到什么作用?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具备“大数学观”的思想。

  如《分一分(一)》这节课综观北师大版整个教材来看平均分是除法和分数的基础除法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分数则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分数学习是除法的延伸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对“被除数÷除数=商”理解不深而通过分数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理解除法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另外分数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是被安排在两个学段中进行的三年级是初步认识分数五年级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可见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在每节课中重视分数的含义理解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这样分析后整个分数的脉络就很清晰地印在脑子里。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不管是讲分数的意义还是今后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等等每节课我们都离不开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要逐步加深学生对三个基本内容的理解即“一个整体平均分取几份”。

  在不断磨砺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觉到“就课论课”和“大数学观”的本质区别。树立了全面的“大数学观”思想我们的视角开阔了做到了心中有数课堂上也会应对自如。

  二、教师对新世纪教材的理解

  图多了书上的公式、例题哪去了?什么是分数什么是面积?一节课就这几幅图什么意思啊?起初刚上岗的我拿到教材后满脑子的问号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突甚至有些抵触的心理。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逐渐加深了对教材内涵的理解。

  再来看《分一分(一)》这节课中“引入分数”这部分内容。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分数但教材中并没有呈现分数的概念而是通过分苹果引入分数并让学生自己想象一半该怎么表示?刚开始看到这些我觉得直接介绍分数1/2多简单啊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现在的我慢慢地明白了编者的意图。教材是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并能实际操作的分物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了解在平均分一个物体时如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该怎么办?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体会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分数。并且试图让学生经历从运用自己的符号表示到运用数学符号表示分数的过程。

  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钻”。教材中每一幅图、每一句话的编排放的位置都是有目的的备课时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教材更好的教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我们要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逐步渗透给孩子。目前一部分学生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思考能力但是有些学生还是不会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脑子去想数学)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应做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还是来看《分一分(一)》这节课中“引入分数”这部分内容。开始备课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让学生充分创造分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只是走了个过场接着就解释1/2的意义。试讲后觉得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还是很模糊不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分数的意义。几次对比后发现教师在“创造分数”这部分花费充足的时间对后面分数意义的理解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通过“画一画”来表示一半如画苹果涂出它的一半;画一个圆涂出它的一半(由画苹果到画圆已经由实物抽象成符号)等等并解释图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创造数来表示一半引入数学符号1/2。先让学生猜想1/2的含义学生经过冥思苦想后得到的答案再跟老师的讲解做对比找出不对的地方印象会更加深刻。最后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1/2的例子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将数与形更好的结合从直观到抽象过渡。通过他们充分地想象、发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四、挖掘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俗话说:“教无定法。”每位教师拿到的教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教师的课人云亦云有的教师的课就能那么深入人心呢?这就要看你有没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脑筋。那该怎样挖掘教材?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banner广告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