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可能性》说课稿15篇 >>>进入阅读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能性》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进入阅读

正文: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根据省、市、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xx镇20xx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对象同步实现小康。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镇1593人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 4万元以上;通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项目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三、主要措施

  1、根据对口帮扶任务分配表及帮扶队员名单计划安排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及时与村委会联系、沟通做好新一年扶贫调研工作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3、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协助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4、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仁岗村辣椒种植基地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借助美丽镇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仁岗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5、开展教育扶贫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 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6、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加强对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两项政策的衔接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

  7、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所有无劳动能力及收入的贫困群众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方式予以扶持。

  8、加强扶贫项目建设明确党政主抓主管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责任落实

  1、落实扶贫的主体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扶贫工作队长对本村扶贫工作负主体责任。

  2、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整合扶贫、农业、水利、土地、交通、财政、文化、发改委、以工代赈等多部门资金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或捐资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3、强化包村单位及包户干部责任提高脱贫成效。根据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方案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帐、年中对账年底查帐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4、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好帮扶措施。

  5、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阳光操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强化扶贫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6、加强领导确保全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发挥好镇扶贫工作站作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了解各村扶贫互助基金的管理运作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做好扶贫工作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2

  20xx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工作队得的带领下使我村在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一、扶贫对象情况

  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共涉6个组142户1047人其中五保户2户2人纯低保户50户63人扶贫户43户134人。

  二、主要做法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三严禁、十不许”要求我村采取包片组干部初选驻村领导、村干部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认真对各组扶贫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期间共核减不符合条件对象8户33人。)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一是结合现有水稻种植合作社、油桃、黄牛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法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上半年又增加一个养羊专业户一个养猪专业户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3、解决村内实际问题对三组、四组道路进行改善解决群众出行难得问题整个路基基本已搞好计划在9月份前把这些路水泥硬化好。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扶贫力度继续向上级争取基本公共工程建设等资金解善村内水利设施。成立帮扶基金组织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村贤会发动全村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范围发展让专业种、养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3

  从 20xx年起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努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的精准扶贫举措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一) 学前教育: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行政村延伸到20xx年在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使贫困地区农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按标准配齐配足幼儿教师配备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优先实现革命老区、藏区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到20xx年实现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对接受学前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费。

  (二)义务教育: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xx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室、桌椅、图书、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基本满足生活需要;到20xx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务使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

  (三)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到20xx年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提高中职助学金标准每年有约8万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约4.6万名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逐步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面向就读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加大高职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覆盖面。到20xx年在每个市(州)重点办好12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1所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优先实现贫困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的适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主要措施

  (一)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

  1. 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依据《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依托小学在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

  2.加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免费力度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按6∶4比例分担。

  3.加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的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改善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4.办好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行政村教学点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就近入学。

  5.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到20xx年宽带网络覆盖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班班通”建设覆盖所有班级让贫困地区学生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6.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为重点所有贫困家庭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按每生每学年20xx元标准发放助学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动家庭脱贫。实施好藏区“9+3”中职免费教育项目。

  7. 对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生源地市县财政按6∶4分担。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每生每学年解决不超过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二)精准对接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和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开展招生扶贫

  8.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所属高校和外省省属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革命老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精准到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

  9. 实施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在贫困县单独测试和中职应届毕业生推荐直升招生计划。扩大高职自主招生院校范围确保自主招生院校50%的自主招生计划面向省内 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实施分县定向单独测试招生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实施中职应届毕业生推荐直升招生计划时将高职院校不低于30%的年度招生计划用于推荐直升招生并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

  10. 积极支持省属医学院校加大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医生的力度每年面向贫困县安排300名招生计划专门用于贫困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定向培养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依托兰州大学、省中医药大学实施好每年450名的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依托省内外医学院校每年安排700名计划组织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乡村医生接受全科医生培训。

  (三)强化对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的政策支持

  11.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72020年)》有关要求对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乡村学校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进行倾斜。鼓励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中小学开展支教。逐年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防止新的代课教师群体出现。

  12.通过定向培养、精准招录、在职培训、专题研修、对口支援、实习支教等每年为藏区培养、培训和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每年选派400名省内高校优秀大学生以“顶岗实习”形式赴藏区开展为期半年的双语教学支教活动。

  13.向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助。

  14. 按照省、市、县3∶3∶3的原则为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1名保育员。探索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中高职为辅、各学历层次相衔接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省内中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瞄准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短缺现状定向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

  15.“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每年培训贫困地区600名幼儿园园长和3000名教师。每年组织500名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到贫困地区小学附设幼儿园及教学点巡回支教。加大对革命老区、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倾斜支持力度。

  16.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每年选派200名城市中小学校长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开展不少于1学期的挂职。每年选派1400名城市优秀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农村学校开展不少于1年的支教。

  17.加大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向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倾斜每年安排100名涉农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每年选派100名省属学校教师到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挂职1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到省属学校挂职;每年对1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校长、3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开展专项培训使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60%以上。

  (四)着力推动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劳动力转移

  18.开工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进一步加快进度建成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建设面向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学生的公共实训基地最大范围吸纳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加快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和劳动力转移。

  19.围绕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藏区“三大片区”以市(州)为单位建设一批区域性的、大型开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满足贫困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20. 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要求在贫困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开办涉农专业教学点全省形成以8所“农”字头职业院校为龙头、80所县级职教中心涉农专业教学点为补充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网络每年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20万人(次)以上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

  21.以5所“农”字头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30个涉农专业点为主体构建覆盖全省、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完善中高职贯通培养方案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创建10个左右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市、区)。

  22.整合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对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20xx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23.从20xx年起每年组织6万名以上贫困家庭的'“两后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万名以上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责任分工

  (一)省教育厅根据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情况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负责制定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科学制定扶持和资助政策统筹各方教育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省发改委将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

  省财政厅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协调落实中央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努力加大财政投入。

  省编办、省人社厅负责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师资配备工作力争将“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师资补充到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落实好教师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政策。

  (二) 各市(州)有关部门要按照“省负总责、市级推进、县抓落实、扶持到校、资助到生”的教育扶贫工作要求切实把精准教育扶贫纳入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建立任务台账细化工作职责挂图精准作业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规划、落实好项目、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三) 各贫困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各类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一一列出清单。按照项目规划和政策要求落实各类教育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主体责任确保各类教育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资金使用关避免重复建设、超标准建设。

  完成时限

  学前教育:20xx年至20xx年实现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学前教育覆盖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20xx年实现革命老区和藏区农村幼儿园全覆盖幼儿保教人员满足基本需求;到20xx年实现贫困地区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教设备、师资配备到位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

  义务教育:到20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贫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革命老区、藏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20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目标。

  职业教育:到20xx年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职、高职(专科)教育全部免费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规模达到12.6万。到20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55%的贫困家庭适龄学生都能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职业院校(职教中心)职业技能培训能力适应贫困地区技能型人才培训需求。

  检查验收

  (一)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省、市(州)定期检查各贫困县(市、区)各类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门每半年对各市(州)、贫困县(市、区)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是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工程质量等情况。

  (二)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县级政府对教育奖补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项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重点强化预算管理、审计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或违规使用奖补资金的一经查实追回资金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追究与处理。

  (三)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各级政府按照财政预算公开的总体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县级教育部门通过当地媒体、部门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教育发展年度资金安排、工作进展等情况。

  (四)建立绩效评价制度。聘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组织对项目开工完工率、项目管理水平、资金落实情况、资金支出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等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教育扶贫工作成效。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4

  通知》(雨委办发〔20xx〕87号)和《关于印发在科学重建中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区帮扶办《关于深入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通知》(雨帮扶办〔20xx〕1号)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实际现制定雨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20xx年至20xx年度帮扶工作计划。

  一、XX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XX镇西南端与XX区XX镇接壤距离政府所在地八公里县道1.6公里机场高速2.5公里共12个村民组1105户、5140人耕地面积3248亩(田2756亩、土492亩)、森林面积4500亩享受低保户86户188人精准扶贫户105户248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劳动力1870人外出务工1050人有正式党员76人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五星、华丰、明光三个村民组的硬化公路解决了远丰、新场、华丰、明光、联合、云丰几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云丰、明光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修筑防渗渠5000余米。20xx年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86万元对1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修筑平远大坝防洪渠道12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12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渗渠25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XX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

  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

  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

  5、争取贴息贷款

  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扶贫办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5

  按照xxx政府关于印发《新舟镇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一、xx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新舟镇西南端与汇川区团泽镇接壤距离政府所在地八公里县道1.6公里机场高速2.5公里共xx个村民组1105户、5xx0人耕地面积3248亩(田2756亩、土492亩)、森林面积4500亩享受低保户86户188人精准扶贫户105户248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劳动力1870人外出务工1050人有正式党员76人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五星、华丰、明光三个村民组的硬化公路解决了远丰、新场、华丰、明光、联合、云丰几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云丰、明光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修筑防渗渠5000余米。20xx年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86万元对1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修筑xx大坝防洪渠道xx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xx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渗渠25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人祸、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xx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

  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

  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

  5、争取贴息贷款

  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扶贫办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促进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建设紧密结合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任务

  (一)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到20xx年完成贫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55万亩完成规划的80%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到 20xx年在贫困县共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10万亩完成规划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有效预防地质灾害。

  (二)林业生态和林业经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到20xx年贫困群众林业纯收入达到1700元以上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94%;到 20xx年贫困群众林业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8.64%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立。

  (三)草原生态保护。20xx年贫困地区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52%以上;20xx年达到53%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载过牧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村容村貌整治。到20xx年55%以上的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到20xx年所有的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国土资源整治

  1.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编制《甘肃省精准扶贫土地整治实施规划》对确定实施项目的贫困村逐村制定实施计划。加强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提高农田质量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2. 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编制《甘肃省精准扶贫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实施规划》到20 年完成200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确保受地质灾害威胁的92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完成534处搬迁避让工程搬迁避让2.39万户。到20 年共完成217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保护受地质灾害威胁的122.5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共完成654处搬迁避让工程搬迁避让2.7万户。

  3.提高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标准利用”制定土地整治、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制度和有关标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建立健全项目竣工后的工程管护制度确保工程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4.加强耕地管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的.耕地保持原承包权不变继续由原承包人耕种;新增加的耕地可留给村集体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二)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

  1.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在保护好现有6080万亩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3284万亩;依托国家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植树造林从20xx年开始每年新增造林面积210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每亩价值300元的苗木。

  2.加快发展优质林果产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苹果、核桃、花椒、油橄榄、葡萄、梨、枣、枸杞等为主的特色优势林果产业从20xx年开始每年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个以上新增林果面积60万亩、提质增效100 万亩。到20 年林果面积达到1960万亩产值达到180亿元;到20 年林果面积达到2140万亩产值达到360亿元。

  3.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到20 年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典型120个以上产值达到60亿元;到20 年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典型300个以上产值达到65亿元。

  4.加快发展特色苗木产业。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部门服务等措施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种苗产业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种苗基地建设培育种苗大户。每年新育以云杉、油松、樟子松、刺槐、新疆杨为主的生态苗木10万亩;新育以苹果、大樱桃、核桃、梨为主的经济林苗木2万亩;新育以国槐、银杏、云杉、雪松、香花槐为主的景观苗木3万亩。到20 年苗木产值达到18亿元到20 年达到24亿元。

  5.强化技术培训服务。在贫困地区开展到村到户林业技术服务整合力量建立林业扶贫服务队及时开展林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服务。到20 年累计培训贫困农民180万人 (次);到20 年累计培训人数达到400万人(次)使贫困户每户掌握1—2项产业实用技术参与1—2项富民产业增收项目。建立林果技术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三)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1.落实草原奖补政策。在全省贫困地区全面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措施加大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从20xx年起到20 年贫困地区每年完成草原禁牧0.83亿亩、草畜平衡 0.916亿亩、牧草良种补贴0.21亿亩对21.78万户贫困牧民给予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年落实补贴资金10.26亿元。

  2.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0xx—20 年在肃南等19个贫困县每年完成草原围栏300万亩20xx—20 年每年完成草原围栏250万亩;从20xx年起到20 年每年补播改良100万亩、种植人工饲草6万亩、发展舍饲棚圈养殖1.5万户总投资7.776亿元。

  (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1.加强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环境整洁村建设项目重点安排在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优先在贫困村实施。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保护历史遗迹、古树名木等人文自然景观创建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群众自我管护村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机制。

  2.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高贫困村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粪便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省环保部门从20xx—20 年每年安排20xx万元用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xx年完成113个、20xx年完成95个、20 年完成92个使贫困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 70%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不低于50%;从20xx年起继续安排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巩固提升治理成果到20 年贫困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5%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不低于55%。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耕地重金属、化学品等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激励机制。

  (五)强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调整优化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向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项目建设按期顺利进行。

  三、责任分工

  (一)省委农工办、省发改、农牧、国土、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技术标准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省审计厅负责项目资金的审计工作。

  (二)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本区域年度生态环境扶贫工作方案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所辖贫困县(市、区)并加强指导、监管和绩效考核工作。

  (三)各贫困县(市、区)要担负起具体实施的主体责任按照精准扶贫需求清单编制本县(市、区)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组织实施好项目。

  四、完成时限

  20xx年做好调查摸底制定全省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总体规划完善政策、技术规范和考核评价机制。

  20xx—20xx年确定的项目全部得到实施基本形成生态扶贫长效工作机制。

  20xx—20xx政策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明显加强。

  五、检查验收

  省委农工办、省发改、财政、农牧、国土、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定期、不定期对各市(州)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项目建设绩效评价。按照县级自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项目进展、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工程项目实施好的贫困县(市、区)进行奖励并加大下一年度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力度;对未完成任务和实施效果差的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作用根据《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xx-20xx年)》部署结合我市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坚持“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武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能力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全部入学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和管理打造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队伍发展壮大对口帮扶村集体经济实现对口帮扶村7户贫困家庭27个贫困人口脱贫销号为目标通过助学扶智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自我脱贫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三、重点任务

  (一)落实贫困家庭子女助学扶智资助政策。对我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园)学生,按照学前教育每生每年20xx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含政府助学金);义务教育免学费免教科书费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对实行校车接送学校的贫困学生给予校车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元;普通高中教育免学费免住宿费每生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职教育免学费免住宿费每生每年20xx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本(专)科教育每生每年10000元实施助学扶智(含国家助学金)。

  (二)全面关爱特殊群体。落实《湖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加强特殊教育经费保障义务教育特殊学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20xx年达到6000元以上以后逐步提高;各区建设1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指导全市30个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开展好各种关爱活动对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三)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拟投入3.02亿元改善涉及黄陂、蔡甸、新洲、江夏、汉南等五个区91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3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做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建30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完成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围墙、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城区普职教育协调发展,20xx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努力满足人口集中、入园矛盾突出地区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及“三类”(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入园需求农村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以上。

  (四)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校长)培训力度。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设置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等专项培训。通过名师指导、外出学习等途径,打造农村“种子教师”。在教师职称量化评审中对农村教师给予加分奖励。继续落实农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待遇。面向新洲、黄陂、江夏、蔡甸、东西湖、汉南等6个新城区中小学,开展第一期100级干部培训工作。

  (五)加强职业学校建设和技能培训。以新城区职业教育中心为主阵地配合相关部门面向贫困人口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开展新城区贫困人员培训需求调研制定新城区职教中心开展技能扶贫培训实施方案。推进4个新城区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拟订技术技能培训教学计划开展招生宣传和培训相关工作。分类开展群众就地实用技术培训、进城务工转移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对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培训绩效评价。

  (六)促进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结合高校文明校园建设组织志愿者团体到新城区偏远地区开展支教、农业技术帮扶、暑期调研等公益活动。结合各高校精准扶贫任务为新城区偏远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市属高校学生创业工作将学生创业项目与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融合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创业,带动农村贫困地区精准脱贫。

  (七)加强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优化为基础开展农村地区中学生计算机配备、更新实现中学生机比7:1。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全市农村地区中小学100%专任教师、60%学生开通空间开展同步课堂等规模化应用促进武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质资源共享。

  (八)推进对口帮扶村精准扶贫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推进村湾灌溉沟渠硬化工程和机耕道路900米建设工程项目。协调街、村与湖北鼎新建筑公司签署投资合约,实现集体经济年收益18万元目标。推进绿满乡村项目建设种植湿地松1.2万颗。邀请武汉生物工程技术学院专家到村考察油茶、白茶和水产养殖等培训指导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搭建电商平台强化人员培训实现“为农民买、为农民卖、为农民工挣外快”的帮扶功能为“智慧村庄”发展打下基础。宣传致富典型介绍致富经验组织贫困家庭劳力参加技能培训和安排就业实现贫困户7户27人率先脱贫。加强政策宣讲帮助贫困家庭落实子女教育资助和大病救助等。坚持片区例会制度推进片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九)开展第六轮农村“三万”活动。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10个对口帮扶村每村投入2万元以上资金支持帮扶村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夯实产业基础、找准生产门路、落实增产措施、促进贫困村及贫困户增收致富。根据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开展培训让农民掌握技术、懂得经营、学会管理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以强基础、兴产业、促脱贫为主题巩固前五轮“三万”活动成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帮扶联户活动着力解决贫困家庭急难问题。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精准扶贫助学扶智工作责任机制。加强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动态管理即:依托扶贫部门对贫困家庭状况实行动态管理;以教育和人社部门建立完善学生资助系统为主掌握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信息为教育精准扶贫及时提供可靠依据;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认真落实校(园)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资助对象、范围、标准等审核甄别信息上报工作负责。积极协调落实市、区财政部门资金预算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落实到位。督促各区加强对助学扶智项目完成情况的档案管理做到及时、规范归档备查。

  (二)完善特殊群体保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在特殊教育学校、选择一所承担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配齐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20xx年完成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练。开设亲情电话聘请“代理(爱心)妈妈”进行“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对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坚持“两为主”方针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汉平等就学提供保障与同城学生在收费、资助、学籍异动、入队入团、评优表彰及参与各种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在我市初、高中就读并获得统一学籍的随迁子女均可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参加中、高考享受当地户籍考生同等待遇。

  (三)加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管理和建设。结合农村学校和生源变化特点与中小学布局机构调整、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支教行动计划等做好衔接摸清底数合理测算教师周转宿舍需求科学规划和论证项目方案程度发挥资源配置效益避免项目建成后改变用途或闲置浪费。坚持“安全、经济、实用、适用”的原则在保证周转房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每套周转房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在35平米以内配备教师生活必要的用具努力达到让教师能够拎包入住的效果。同时配套相应经费缓解各相关区的资金压力。

  (四)落实项目规范管理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市教育局、相关区人民政府和区教育局项目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依据各自职能落实工作职责。制定建设项目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安排细化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要求。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信息上报、情况通报等措施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召开调度会议必要时约谈相关负责人有效指导、督促各区开展建设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开展督导验收公开验收结果。

  (五)确保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标。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依法保障各类民办幼儿园办学自主权。20xx年秋季开学前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学前班)完成向独立的三年制幼儿园过渡。制定标准认定一批有质量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探索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组合方式支持其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强高中阶段教育事业计划的动态管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指导开展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六)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训力度。加强贫困地区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培训。按照贫困地区教师的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严格执行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的政策。在评选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方面要向乡村教师倾斜。鼓励具有副高职称教师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延退。

  (七)着力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重点支持黄陂、新洲、江夏、蔡甸区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加强涉农实训基地、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办学水平。遵循农业生产规律与农时季节紧密结合采取送训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用性。发挥市农业学校的优势和作用整合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资源积极与农业、科研、推广、人力资源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务求培训实效提高参训人员获得感。

  (八)推进农村地区优质资源同享。加快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入乡进村提高贫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加强农村地区管理、教师、技术三支队伍建设围绕教育云管理、教育云教学、同步课堂建设与应用等内容开展市、区、校三级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农村地区优质资源同享推动城镇名优学校向贫困地区中小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帮扶结对缩小城乡教学差距。推进农村地区规模化应用在农村地区培植典型抓点促面创造经验形成特色。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与智慧课堂、同步课堂、名师工作室、课程社区和探究性学习等应用模式的应用指导组织农村地区“三优”(优课、空间、资源)评比。

  (九)坚持片区扶贫工作的统筹协调。定期组织召开片区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督办工作落实;及时监测片区内脱贫动态加大对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与事迹的宣传力度;按照规定建立党组织健全工作、学习、例会、考勤、廉政等各项制度促进扶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协调解决驻村队员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落实队员相关待遇。

  (十)严格脱贫攻坚帮扶机制。确保局机关干部联户全覆盖建立包保脱贫责任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每年筹措不少于5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实施精准到村到户的帮扶项目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强化资金监管督促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各类帮扶资金在使用前张榜公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帮助提升村级班子战斗力、建好用好村党群服务中心。

  (十一)完善农村“三万”活动工作机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选派驻村干部落实活动经费。分阶段梳理、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巡回检查督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通报有关情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加强信息报送及时宣传活动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做到“六不准”和“两个不得”。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8

  一、宣传党在乡镇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

  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意见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利用网站、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形式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

  对优秀青年农民要倡导参加园艺、瓜果、蔬菜、畜牧、兽医等专业的学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村民致富带头人。重点对村组干部、专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等进行职业教育。利用远程教育和现场教育相结合开展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物化补贴入户、农业机械入户等活动。加大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切实保护村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三、抓好扶贫工作

  制定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抓好结对帮扶工作为每个贫困户发放10棵香榧苗引导“三有”贫困户通过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形式脱贫致富做好党员、村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加快推进响亭广场、中心村(酒店至响亭至上湾)环线工程项目建设确保20xx年3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拓宽养竹坑至屋基道路;续建主坑路二期(535米);新建阳培桥、郎坑桥和文田停车场等。

  四、发展特色产业

  利用郑湾村投公司与文田组股份合作模式发展140亩油茶基地;抓好香榧基地和冷水鱼塘的`管理;成立养竹坑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增强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发辉姚家、屋基、主坑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招商引资做好山场的大规模流转工作;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黄山学院联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五、加强公益事业建设

  完善计划生育服务、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全程代理等服务功能。协调解决姚家、屋基、下坑组无手机信号问题。以乡镇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乡镇五保对象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为辅助以捐赠扶贫为补充协助上级部门抓好新型社会救助工作。力争到20xx年底实现贫困村出列的目标。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9

  一、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确保我村扶贫工作分阶段科学开展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到实处现制订本规划。

  围绕国家农业“转型升级”主体战略以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目标强化领导创新工作大力实施“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特色养殖、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大工程全力推进扶贫进程。

  二、工作方针

  1、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帮助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措施。

  2、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和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协调落实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

  3、根据本村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引导村民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的主导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4、组织开展农户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村道、农田水利、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

  6、帮助贫困户解决危房、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

  7、协助组织实施各类到村到户扶贫项目管理、监督、检查扶贫项目和资金。

  8、编制扶贫项目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并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单龙寺村方家冲村民组由于交通不便导致农户种植的经济作物难以通过公路向外输送拟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具体情况申请修建水泥路1公里。

  第一部分:

  通过对全村贫困户的走访调研充分了解各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全面完成对贫困户的信息采集和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并完善扶贫队的工作例会制度。初步编制完成《单龙寺村三年(20xx—20xx年)扶贫发展规划》和《单龙寺村20xx年扶贫工作实施计划》等工作。

  县经信委将联合县档案局、轻纺协会、中国电信霍山分公司等单位职工深入本村各居民点对各村定点帮扶的贫困户进行走访开展“送温暖”活动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帮扶。

  第二部分:

  探索建立新型的农业合作社推广油茶等符合本地种植条件的特色经济作物

  第三部分:

  深入各村实地查看存在的危房对危房实行建档向有关部门申请进行危房改造。

  第四部分:

  深入了解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对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残(痴)致贫进行分类归档区别对待将根据各户具体情况进行帮扶。

  第五方面:

  加快单龙寺村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村部及“单龙寺学校”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与中国电信等单位联系对本村的电子网络设施进行扩建改造、优化提速、升级换代。加大对村民的信息化培训力度今年拟培训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

  三、基本内容

  一是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结对共建”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扶贫工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践行“精准扶贫”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服务意识想贫困群众之所想办贫困群众之所需为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扶贫项目真心做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扶贫政策的温暖享受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

  二是以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为主线充分发挥贫困村优势

  坚持“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

  三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三大扶贫项目之一为切做好此项工作我队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动态管理争取最大限度保障学员权益和培训效果。同时按照“贫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思路拟邀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现场答疑提高群众技术水平增强创业致富能力。拟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干部培训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

  四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紧紧瞄准贫困村贫困人口深入实施产业化扶贫成方连片发展打造扶贫开发亮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五是认真做好新一轮贫困村的帮扶工作。加强与省、市帮扶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做好各项服务配合帮扶队员做好帮扶工作同时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挖掘、总结和报道构建“大扶贫”格局。

  六是坚持一个中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抓好四项工作(整村推进、扶贫帮扶、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实现五个突破(工作机制创新、现有资源整合、项目资金争取、农业开发成效、富民增收措施)。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

  加贫困群众收入。稳步开展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工作重点扶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七是改善单龙寺村的教学条件和校园软硬件设施。

  四、工作重点:

  一要坚持整合资源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统筹安排加强交通、电力、通信、医疗卫生、安全饮水、文化设施、产业基地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突出问题。

  二要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通过争取信贷资金、上级专项扶持资金等形式扶持主导产业。重点扶持群众发展茶叶等特色产业努力增加群众收入。

  三要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力度。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要主动出击加大申援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到我村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三年(20xx—20xx年)我村扶贫工作队将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鄂发〔20xx〕19号)精神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作用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以扶贫开发重点县(村)薄弱学校为主攻方向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延伸坚持“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能力遏制贫困代际传递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育人为本脱贫为要。将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通过帮扶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创业带动贫困人口的素质提升助推贫困地区整体脱贫。

  全面覆盖精准施策。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构建到学校、到教师、到学生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因地制宜因校谋划因生施策确保扶持到校、资助到生。

  项目支撑改革驱动。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学生加大教育政策和项目的整合力度采取超常规的改革举措向贫困对象精准发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激发贫困家庭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五级联动协力推进。坚持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县抓落实建立省、市(州)、县(市)、乡(镇)、学校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三)范围对象

  按照“全面支持不落一县;重点建设不落一校;对口帮扶不落一户;困难资助不落一生”的工作要求全省教育精准扶贫的范围对象为:37个贫困县、4821个贫困村、3861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初中592所、小学2252所、教学点1017个)、34所中等职业学校、79所普通高中;76.6万贫困家庭学龄人口。

  (四)工作目标

  学龄人口全部入学。贫困地区学前一年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困难学生全程资助。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

  薄弱学校全面达标。完成3861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任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支持34所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教师培训全员覆盖。将贫困县(村)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轮训一遍共完成26.3万人次培训任务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智力扶持全力支撑。采取对口帮扶和阶梯帮扶的方式推动高校与37个贫困县建立帮扶关系在人才培养、区域规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撑。

  均衡发展全数实现。巩固提高18个已通过国家验收的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确保未接受国家验收的19个县(市)到20xx年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二、重点项目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孩子在优先享受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予以最大限度的资助。学前教育阶段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费、课本费全免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费全免按每生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费全免按每生每年20xx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完善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高校内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大学生。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按每人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引导各地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的救助力度。

  (二)优质学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

  进一步增加贫困地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人才。实施优质高中招收农村学生计划各地要安排更多的优质高中分配生名额招收贫困地区优秀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和贫困家庭学生。加大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在湖北的实施力度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安排湖北的部分招生名额全部面向国家贫困县;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参照自主招生办法重点招收农村学生;省属重点院校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个计划面向贫困县招收农村学生。实行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三)特殊群体全面关爱

  落实《湖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xx年)》在37个贫困县特殊教育学校和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建立40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配齐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练。加强特殊教育经费保障义务教育特教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20xx年达到6000元以后逐步提高。

  对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支持37个贫困县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设亲情电话聘请“代理(爱心)妈妈”招募志愿者进行“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对社会效益显著、群众满意度高的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省给予专门的经费支持和奖励。

  坚持“两为主”方针将贫困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面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与同城学生在收费、资助、学籍异动、入队入团、评优表彰及参与各种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在我省各地初、高中就读并获得统一学籍的随迁子女均可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参加中、高考享受当地户籍考生同等待遇。

  (四)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

  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5年规划将贫困县(村)所在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范围优先安排建设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分项、分校推进”的原则确保贫困县(村)所有学校校舍、教育装备、图书、生活设施等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到20xx年共完成3861所义务教育学校改造任务其中20xx年1569 校次、20xx年1516校次、20xx年1447校次、20xx年1556校次。

  统筹实施普通高中改造项目在科学布局的基础上每年重点改造16所左右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着力加强薄弱高中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场地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

  (五)扩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应对新的人口政策建立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大力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建设资金重点向37个贫困县倾斜向贫困村所在乡镇倾斜实现贫困县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全覆盖。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行政村延伸支持县乡两级在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现有富余的校舍新建、改扩建一批附属幼儿园逐步实现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到20xx年共完成94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任务其中20xx年223所、20xx年210所、20xx年171所、20xx年171所、20xx年170所。

  (六)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素质提升

  加大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探索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乡村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重点为村小学和教学点培养全科教师;省属普通高校和中、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从20xx年开始“国培”“省培”项目重点向贫困县倾斜培训经费70%以上用于乡村教师实现贫困县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全覆盖其中20xx年43288人次、20xx年43540人次、20xx年42754人次、20xx年70365人次、20xx年59217人次。将34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300余名教师全部纳入省免费培训计划其中20xx年培训1760人、20xx年培训1760人、20xx年培训850人。

  (七)贫困地区职业学校质量提升

  支持贫困县每县重点建设1所标准化的中等职业学校。从20xx年起对34个有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县每县投入1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学校基础能力达到规定标准满足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支持职业院校办好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涉农特色优势专业满足地方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需要。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每年从贫困县招收初中毕业生到大中城市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学费、生活费全免的职业教育优先安排就业;学生毕业后若继续就读高等职业院校仍可享受免学费政策。

  (八)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技能培训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以贫困人口为重点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阵地发挥涉农院校的优势和作用构建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培训体系采取送训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每年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100万人次。其中对在家务农的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转移就业和劳务品牌培训对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使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训。在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公益性改革试点重点面向农村地区、贫困山区的农民试行免费学历教育。

  (九)促进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

  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摸清核准学生家庭背景、学业情况和就业创业意向。建立贫困家庭毕业生“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机制点对点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创业教育培训举办专门招聘会挖掘适合性就业岗位优先推荐和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鼓励和支持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对高校毕业后服义务兵役、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建立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制度。支持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办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高校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十)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

  继续加强贫困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巩固提升贫困地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让贫困地区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到20xx年全省3973个农村教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其中20xx年1986个、20xx年1192个、20xx年795个。

  三、改革举措

  (一)推进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切实加大教育精准扶贫投入坚持向贫困县倾斜向贫困学校倾斜向贫困学生倾斜。强化县级统筹功能坚持以县为主统筹使用教育扶贫资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扶贫对象精准发力。对各类捐赠给教育的资金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完善教育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价等具体操作规程以及公示公告制度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二)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标、省考、县管、校用”的农村教师管理体制。扩大贫困县教师补充比例,按照“总量平衡、退一补一”原则各渠道新招录教师优先满足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需求;综合采取“生师比”和“班师比”方式为乡村学校配备教师。扩大教师交流比例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通过托管、合作等方式建立共同体推动优质师资团队化交流。扩大贫困县教师职称中高级岗位比例在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等评选中将乡村教师予以单列。乡村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作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也不需要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扩大教师关爱渠道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农村骨干教师补助政策“湖北省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和“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向贫困县教师倾斜。

  (三)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以“均衡、优质、共享、共进”为主题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探索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教学联盟等多种办学模式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形式创建一批城乡一体先行区、优质资源富集区、改革创新先导区整体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探索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设有医药专业的院校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卓越医学人才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提供人才保障。

  (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关注贫困地区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探索分层教学、走教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改革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探索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采取“手拉手”和“一对一”等帮扶措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和展示活动让有特长、有潜质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上进的动力。通过心理咨询和交流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变得阳光快乐。

  (五)推进扶贫机制改革

  举全省教育系统之力构建全方位结对帮扶体系。推进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城区公办幼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级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辖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贫困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乡镇中心学校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小学、教学点。推进普通高中结对帮扶省教育厅统筹安排优质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推进职业教育结对帮扶采取“1+1+1”形式遴选1所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和1所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帮扶1所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推进高等教育结对帮扶采取“1+1”形式组织1所本科高校对口支援1个贫困县。

  (六)推进评价制度改革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绩效考核体系列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注重扶贫成效引导精准施策促进真抓实干。建立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从贫困学生入学、特殊群体关爱、乡村教师培养、薄弱学校改造、职业技能培训等维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严格规范考核程序和方式合理利用考核评价结果。聘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教育扶贫工作成效。开展贫困家庭满意度、特殊群体学生满意度调查。有关考核、评价、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开与项目申报、资金安排及评先评优等挂钩。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省教育厅成立由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建立厅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市(州)、相关处室联系贫困县的联系点制度。市、县教育局都要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教育扶贫工作责任制;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教育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包保责任

  按照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县(市、区)、乡镇、学校、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包保责任制。各县(市、区)实施“一校一对策、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县级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口帮扶乡镇、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学校、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班级、班级科任老师对口帮扶学生。通过层层包干确保每所薄弱学校有扶贫联系人、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有帮扶责任人定点跟踪精准帮扶一包到底。

  (三)强化挂图作战

  按照“县为单位、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摸清底数、瞄准对象构建覆盖贫困地区每所薄弱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的信息管理平台明确对每所薄弱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帮扶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责任。以此为基础绘制教育精准扶贫的任务书和作战图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实行动态销号。

  (四)强化县抓落实

  县级是落实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包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年度。要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要建立到校到人的精准扶贫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平台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实施清单式管理确保数据准确、管理规范。要建立健全教育精准扶贫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五)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县级自查、市(州)复查、省级抽查”的教育精准扶贫检查制度重点检查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工程质量、工作成效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乡镇自查的基础上每年对所有学校、所有项目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建立检查报告制度;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每年对所辖县(市)进行全面复查。省教育厅根据市(州)复查情况采取派出检查组、聘请第三方机构等方式进行抽查建立通报、约谈、督办、联动机制合理使用抽查结果。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当地媒体、部门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教育扶贫资金安排、工作进展等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或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严肃依法依规处理。

  (六)强化舆论宣传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着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着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着力宣传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增强信心形成人人知晓教育精准扶贫、人人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场。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篇11

  按照国务院及省、州及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安排我单位定点帮扶对象为沙龙乡村。为了做好今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两联一进”使村尽早尽快的脱贫致富现结合村实际困难及本单位具体情况特制定20xx年帮扶村工作计划。

  一、落实“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责任

  为重视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所长马民亲自布置20xx年“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成立县运管所“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所长马民为组长各股室成员为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人员。帮扶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到村进行帮扶工作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挂点帮扶2-5户帮扶户确保每月到户帮扶联系一次与驻村干部一道了解、解决帮扶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根据帮扶户的具体情况制定扶贫工作规划方案

  制定县运管所、村帮扶户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所长马民亲自抓听取村两委与驻村干部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调研工作每季召开村委会干部和帮扶户会议广泛征求村委及帮扶户意见。在3月6月、9月分时段结合村帮扶户实际完成帮扶调研工作调整村帮扶户的20xx年帮扶规划达到动态管理。

  三、完善落实建档立卡工作加强贫困户动态管理

  为便于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对帮扶工作建档立卡实行台帐管理。我单位和帮扶责任人、村委会、贫困户填好《贫困户帮扶记录簿》、《贫困村基本情况调查表》、《贫困村帮扶工作纪实》。每月将本单位对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情况按要求及时做好帮扶记录管理和上报工作确保村我单位帮扶户建档立卡率100%。对帮扶户情况变化的及时进行调整。

  四、落实帮扶资金

  20xx年拟投入资金2万元。计划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州、县财政帮扶确保今年帮扶资金全部落实。

  五、启动“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项目

  (1)落实我单位村帮扶户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帮助帮扶户子女从读小学至大学都给予帮扶使其子女安心读书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组织劳动力培训。组织帮扶的家庭人户参加农业技能培训4次主要关于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使帮扶户掌握种养技术和劳动技能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

  (3)运管所帮扶村帮扶户住房修缮。

  (4)组织慰问为帮扶贫困户送温暖。在节假日期间由所长马民带队为帮扶贫困户赠送生活必需品和节日慰问金。

banner广告2

其他类似文章:企业管理述职报告(11篇) >>>进入阅读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管理述职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进入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