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凤归云.向深秋》诗文相关介绍

正文:

柳永的《凤归云.向深秋》诗文相关介绍

柳永的《凤归云.向深秋》诗文相关介绍

  柳永的《凤归云.向深秋》被后人广为流传具有深刻的意义!

  凤归云.向深秋

  柳永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凤归云翻译:

  面对深秋时节雨后的西郊凉爽肃杀。小路上黑夜将尽衣袖生起阵阵凉风。天的尽头星星将落闪电在树梢那边不停闪动。又是拂晓鸡鸣声起时明亮的阳光开始升动遥远的山路渐渐明晰。

  奔走辛劳的行役渐进流失的光阴只是为那不足挂齿的蝇头利禄微不足道的蜗角功名到头来一事无成徒然相争胜。抛掷云山泉石的归隐戏弄于尘世将壮烈的节操轻易消亡。幸好可像范蠡携西施一样在似云涛的烟浪里驾乘满载风情的扁舟泛游五湖是已到应当归去终老隐居的时候了。

  作者介绍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望海潮》、《八声甘州》、《定风波》等。

  人物词风

  柳永柳永开始大量作长调作品多慢词以长调的形式和手法为主使北宋词至此而一变由小令时期进入慢词时期。柳永精于音律词调多自创作品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宜于歌唱。

  柳词风格婉约细致含蓄缠绵悱恻表现深刻情感真挚意境秀丽情景交融。柳词长于铺叙曲尽形容善于白描多用口语语言通俗显浅普遍使用方言俗语。

  题材内容上柳永开拓和扩阔词的内容铺叙城市风物触及城市生活较广的一面写**女的不幸而寄予同情沉溺都市繁荣生活的男女心理及男女之情柳永也写羁旅愁思离情别绪山川胜景以及怀古喟叹。

  柳词可分俚、雅两派。苏轼称“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8]秦观深受其影响苏轼为此还批评秦观“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秦观答以“某虽不学亦不如是。”东坡指出:“‘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9]。张先讥诮他的早行词“语意颠倒”。

  柳词影响

  开创意义

  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许多词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柳永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试比较: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水长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柳永《定风波》)

  这两首词都是写女主人公因爱人外出未归而忧愁苦闷。然而晏词含蓄柳词坦率。柳永此词因直接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与传统的礼教不相容而受到宰相晏殊的责难。柳永另一首《锦堂春》(坠髻慵梳)所写的市民女子更是对负约不归的郎君既埋怨又数落并且设想等他回来时该如何软硬兼施地惩治他以使他今后不敢再造次。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

  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且看其《满江红》: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始终。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 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词以女主人公自叙的口吻诉说失恋的痛苦和难以割舍的思念。另一首《慢卷》(闲窗烛暗)写女主人公与情人分离后的追悔和对欢乐往事的追忆也同样传神生动。这类表现普通女性心声的词作配合着哀婉动人的新声曲调演唱自然容易引起大众情感的共鸣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徐度《却扫编》)。

  再次是表现下层**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等她们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少年游》)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相比不仅有内容风格的不同更体现也一格观念的变化。而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也是他常常受到宋代文人指责的原因之一。

  柳永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这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而为文人士大夫所激赏。柳记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他早年进士考试落榜后写的《鹤冲天》就预示了这一创作方向: 此词尽情地抒发了他名落孙山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

  柳永在几度进士考试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南宋陈振孙所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由于“未名未禄”必须去 “奔名竞利”于是“游宦成羁旅”“谙尽宦游滋味”(《安公子》)。而长期在外宦游又“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六么令》)。但“利名牵役”又不得不与佳人离别:“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定风波》)《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稍后的苏轼即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

  3、词的表现方法的改变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诸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 “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 “消得”等柳永词都反复使用。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当时“凡有井水饮处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与柳词语言的通俗化不无关系。严有翼《艺苑雌黄》即说柳词“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

  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的变革。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上举《定风波》、《满江红》词);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试比较两篇名作:

  欧阳修《踏沙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两首词都是写别情。欧阳修词用的是意象烘托传情法;则柳永词则是用铺叙衍情法整个送别的场景、过程别前、别时、别后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有细致的描绘和具体的刻画。欧词是借景言情情由景生;柳词则是即事言情情由事生抒情中含有叙事情和隐约的情节性。这也是柳永大部分词作的共同特点。

  同时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词的一般结构方式是由过去和现在或加上将来的二重或三重时空构成的单线结构;柳永则扩展为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即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驻马听》(凤枕鸾帷)、《浪淘沙漫》(梦觉)和《慢卷》(闲窗烛暗)等。后来周邦彦和吴文英都借鉴了这种结构方式而加以发展变化。在空间结构方式上柳永也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慢卷》)。

  与铺叙相配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忆帝京》不加任何藻饰却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曲折的心理过程。

  柳永作品后世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组)”;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碧鸡漫志》卷二)。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只是因吸取了小令的含蓄蕴藉而情韵更隽永深厚。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脱胎近人夏敬观早已指出: “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北宋中后期苏轼和周邦彦各开一派而追根溯源都是从柳词分化而出犹如一水中分分流并进。

banner广告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