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相关阅读:出门在外想家的说说11篇 >>>进入阅读

  随着网络社交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朋友圈发布说说用以记录日常生活。你知道什么样的说说才是特别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门在外想家的说说欢迎大家分享。 >>>进入阅读

正文: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乘法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教材学情:

  本节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学习本节课是为以后学习表内乘法打下基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加减法也学习过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策略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但对学生来说乘法这个概念较难确立因此需要在大量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含义。

  根据以上教材学情分析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体会乘法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伙伴交流合作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含义。

  教法学法:

  目标就在前面要突破还要在教法学法上下一番功夫。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法上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结合新课改要求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在学法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结合教法学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

  我将出示课件图片创设情境班级去游乐场玩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结合旧的加法知识引出新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

  1、从课件回到学生身边由远到近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出相同图形写出加法算式。

  2、小组交流总结黑板加法算式相同点引出乘法教学乘号、读写乘法算式。

  第三个环节:巩固提升

  我将设置第一题基础题第二题提升题;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巩固新知识。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在此环节中我将设置畅所欲言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

  第五个环节:作业布置

  在家里用小棒摆出多个相同的图形并画下来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收获和爸爸妈妈分享下。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包括课题、知识点。板书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46~48页。

  二、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这种概念又难以建立教材一开始就专设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基础上初步来学习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我班有一部分能掌握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自如地掌握对于这几个小朋友还需花时间来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去了解算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的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①2+3+3+4=②4+4+4=

  ③1+3+1+5+2=④3+3+3+3=

  ⑤1+2+3+4+2=⑥2+2+2+2+2+2=

  2、生仔细观察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加数的特点你能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吗?说说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里找一找。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46页主题图)生观察主题图并从中寻找数学信息。

  计算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人数(各题明确分别有几个几相加)

  (1)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

  生用加法列算式:3+3+3+3+3=15(人)

  (2)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生用加法列算式:6+6+6+6=24(人)

  (3)过山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生用加法列算式:2+2+2+2+2+2+2=14(人)

  由加法算式2+2+2+2+2+2+2=14中有7个2相加延伸到有8个、9个、20个、100个2相加呢?从而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认识乘号“×”

  教授乘号的写法和读法以及乘号的由来。

  3、学习“7个2相加求和”的乘法算式。

  出示课件借助课件演示7个2相加求和竖着看可以理解为7个2相加横着看可以理解为2个7相加由加法算式引入到乘法算式的书写(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从中感知相同加数的加法用乘法来计算更简便。

  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例如:2+2+2+2+2+2+2=14。

  (1)看相同加数是几。2

  (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7个2

  (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重点)2×7

  4、乘法算式的读法。

  5、认识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7=14(2叫乘数7叫乘数14叫积即:乘数×乘数=积)。

  巩固应用:例2

  6、改写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课本P46页主题图中小飞机和小火车的总人数):3+3+3+3+3=156+6+6+6=24

  (三)课堂练习

  教材P48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生畅谈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看图听录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况。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二)、由"扶"到"放"导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学生看图说留意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到运用"一看、二数"的方法让学生立写乘法算式。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基本练习是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四).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噬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铺垫孕伏新知设疑导新。

  (1)让学生看图听录音从本班具体捐款的事实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况产生下列三道连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

  (3)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例1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2+2+2=62×3=6

  3+3+3+3=123×4=12

  4+4+4+4+4=20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基础。教材首先为学生安排了他们熟悉的反映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的情境图一方面使学生有亲切感更重要的是这幅图为学生提供了素材显示出生活中有许多那样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同时也蕴涵了相同加数的因数。教材例1的情境图是排列有序的树苗问题是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之下逐步明白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士标:通过对同一情境同一数学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初步接触到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解决类似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乘法概念的导入。通过相同加数连加和乘法在结果上的一致实现加法和乘法的对接。

  2乘法算式中乘号的认识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

  乘法概念的导入。

  三、说教法、学法。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让学生采用观察法、探究法、总结法、模仿法来学习。

  教具准备: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我制作了多媒休课件一套

  四、教学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2、情境导入探究引新。

  3、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4、巩固练习开智培能。

  5、及时总结深化新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所以我打算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乘法产生的过程。学生理解了乘法含义后安排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巩固练习巩固练习要用15分钟。剩下大约5分钟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对乘法的认识。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每一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直观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教育和心理学巨匠皮亚杰认为儿童在理解乘法过程中其数学思维发生了重要变化教科书应该提供合乎儿童认知特点的知识和丰富的学习情境。

  因此一上课我就引入教材第一页上的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抽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只要学生能将自己看到的讲出来(如有小朋友在玩滚铁环、接力赛跑等)老师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教师要有意识的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图中三个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上去并让他们采用有利于引出乘法的方法来数数。如:图中上面小男孩说:“每层楼有9扇窗户3层楼有多少扇窗户”的问题引导学生一层一层的数即有1个92个93个9。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数教学楼左右两边树的棵树、荡秋千的人数、赛跑的人数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体验数数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不必强求一致。无论学生是通过一个一个地数来解决问题还是用连加计算来解决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他们用的方法比较麻烦并由此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列出连加算式来解决情境图中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乘机说明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用别的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同样的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出例1的教学。

  2、情境导入探究引新。

  建构主义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出示教材第2页例1植树的情境图(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你们怎么来解决图画中的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已有的经验学生可能采用数数的方法算出共植了多少棵树。数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如一棵一棵地数两棵两棵地数一行一行地数一列一列地数等不管学生怎么数老师都应给予肯定。如学生没有出现1个82个83个8……1个42个43个4……这两种数法老师应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启发。

  接着提出如何算的要求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并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的各种算法用算式表达出来(可能会有如下情况)

  并板书:

  8+8+8+8=32(棵)

  4+4+4+4+4+4+4+4=32(棵)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都是连加法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结果相同等等。

  然问向学生提问:“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启发学生说出:4个8相加和8个4相加。老师引导:“像这样几个几相加的连加算式在书写上十分不方便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呢?”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在这里教科书采取了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的方式老师指出:“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板书。

  揭示课题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3、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这个时候老师问4个8相加和8个4相加用乘法怎么样表示呢?请同学们看黑板老师教乘法算式的写法:4个8相加可以在4和8之间写一个乘号8个4相加可以在8和4之间写一个乘号在这里我把书本上安排的做了一个下调整把4×8=32(棵)写在了前面以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板书:

  4×8=32(棵)

  8×4=32(棵)

  告诉学生:“×”叫做“乘号”并板书。然后让学生观察乘号像什么可能学生会说像错号像汉语拼音字母里的x等等。这样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深理解加深学生对乘号的记忆。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识到从书写形式上看乘法比连加更简便同时乘法也是实际生活数学应用必须的。

  下面老师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对照乘法算式教读:

  4×8=32读作4乘8等于32

  8×4=32读作8乘4等于32

  4、巩固练习开智培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老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学生对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认识后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首先我用幻灯片的形式出示4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让学生填空是几个几相加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并且能读出来。最后老师把教材第一页的校园图画展示出来作为第三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能用乘法计算这样让学生感觉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真正把数学回归于生活。

  5、及时总结深化新知。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练习之后老师提问:孩子们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他对乘法的认识也许语言不是那么准确表达不是那么完整只要孩子能正确说出他对乘法的理解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我的教学过程已全部结束下面说一下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简洁而又提纲领的板书不仅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精缩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板书设计上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我把课题写在主板书的最上面它告诉了孩子们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下面是连加算式跟乘法算式对照不仅美观而且有层次的呈现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

  各位老师以上所说的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灵性发挥而随机生成的。预设效果如何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结合。

  说课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6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学生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法和学法

  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观察、操作、解决问题。创设的情境是为了给学生建立一种感性的认识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相同加数感受几个几相加的加法算式。

  2、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用小棒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摆出自己画的图形需要准备多少根小棒;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展开想像:“如果摆100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个层次是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在这环节中落实乘号、乘法算式中各数字表示的意义、算式意义感受乘法计算比加法计算简便突出加数相同情况下才能写出乘法算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写乘法算式的方法然后由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3、合理练习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训练。因此在练习时我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做一做从而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出示游乐场图时引导学生观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教师把问题强加于人而是开放教学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着通过拍手游戏、找朋友游戏等练习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在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4、指导总结巩固新知。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banner广告2

其他类似文章:建筑公司办公室岗位职责(精选15篇) >>>进入阅读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一个具象化的工作描述可将其归类于不同职位类型范畴。一般岗位职责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公司办公室岗位职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进入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