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琵琶行》鉴赏要点与课文赏析

正文:

高中语文《琵琶行》鉴赏要点与课文赏析

高中语文《琵琶行》鉴赏要点与课文赏析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琵琶行》鉴赏要点与课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鉴赏要点

  1、对音乐的描写:

  这首诗对音乐的描写非常出色。例如诗歌的第二段摹写《琵琶女》演奏《霓裳》和《六么》中出神入化地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写乐曲的抑扬顿挫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诗人写的很巧妙他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由“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用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了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的“银瓶乍破水浆迸”是高潮发展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让读者有一种“余音绕梁”之感。

  2、结构艺术:

  这首诗的结构艺术也很出色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青、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但客人和诗人都听到了其悲凉的演奏。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演奏是诗歌的主体部分。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这里主要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果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课文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全诗结构上可分为五部分分别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为下列五幅图画:

  第一幅:江头夜送客图。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物渲染了一种悲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第二幅:夜听琵琶曲。

  “寻声”六句写邀见琵琶女的经过。

  “寻”“问”“移”“邀”“添”“回”“开”“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自“转轴拨弦”起十二句写弹奏琵琶的全过程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地方。从调弦、弹奏到收束写得非常具体。仅仅是调弦校音就显示出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下面即围绕“有情”二字进行描写。先写乐曲起调低沉舒缓就像倾诉失意之情。接着写弹奏时的神态和动作突出写“低眉”“信手”再写指法灵活多变(拢、捻、抹、挑)写乐曲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弹奏难度之大(《霓裳》《六幺》)。然后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不同琴弦的不同音色和音量。再写乐曲旋律的变化: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尔后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戛然而止干脆利落。最后两句写听众的反映用简练的笔墨突出琵琶声感人的艺术效果。

  第三幅:自诉身世苦。

  “沉吟”两句是过渡写由弹奏结束到自叙身世的动作和神情。“自言”以后二十二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自言”两句介绍籍贯和住处接下四句写自己才貌双全、色艺出众后面六句极力渲染歌伎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秋月春风等闲度”一顺过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琵琶女生活道路发生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接下两句写琵琶女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后面六句写嫁作商人妇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第四幅:自叹谪居苦。

  前四句写作者的感慨。头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写产生共鸣点明题旨。中间十二句是诗人自述着重写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慨的原因。后四句诗人对琵琶女的赞扬和请求。

  第五幅:重闻琵琶声。

  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感我此言良久立”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就是琵琶女满腔激情的自然流露。最后用设问句从侧面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的余地。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琵琶女性形象深刻反映了音乐戏法和艺术家在封建社会被侮辱和破坏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做世界上堕落的人”的感觉。

  这首诗以“秋夜送客”和“忽闻琵琶声”开头因此“寻声”、“问”、“移船”、“相约”。在“打了数千次电话”之后这位歌手的表现“半遮半掩”。这种呼应和曲折的描述为“世界末日”的主题奠定了基础。

  之后女琵琶演奏音乐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首先在《无调》中有“爱”然后是“弦”和“声音思维”讲述了所有的“人生失败”和“心中无限的东西”展现了琵琶女性的跌宕起伏。

  然后他继续写下了琵琶女孩的生活经历:在那些年里琵琶女孩的技能被教授为“足够好穿”外表被“秋娘装扮成嫉妒的样子”京都的青少年们“努力地裹着头”和“一首红纱布的歌是未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昏和黎明来来去去所以最后我不得不娶一个商人的妻子。这种怨恨、仰慕、哭泣的描写与她上面的演奏、演唱相辅相成完成了琵琶女子形象的塑造。

  最终写下诗人情感的浪花为琵琶姑娘的命运而激动表达了“你为什么会在天涯海角遇见一个人”的叹息表达了相互同情、相互呼应的感情。诗歌生动活泼一步一步星罗棋布。两者层出不穷也是主题。它就像一条河流潮水滔滔起伏久远。反复背诵摇摆人心感悟无穷。语言铿锵有力形象生动;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像耳语一样水爆裂了剑和枪响了;珍珠落在玉盘上迎玉花底。这就像是听到它并在现场。

  从情感方面赏析琵琶行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诗的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的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banner广告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