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员工考核制度(精选13篇) >>>进入阅读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员工考核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进入阅读

正文: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学工作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关于对教材地位的认识和课时的安排。

  本册教材承继了上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共22课时另加八节活动课。

  二、关于教材知识体系及重点部分的分析。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两代)⑴隋唐科举制、⑵“贞观之治”与唐太宗、⑶“开元盛世”和唐太宗及武则天、⑷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发展、⑸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两代)⑴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⑵宋代社会生活、⑶辽、宋、西夏、金的并立、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两朝)

  ⑴明请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⑵郑和下西洋、⑶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⑷清加强边境地区的管辖、⑸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三、认知能力及情感、教学目标的培养。

  ⑴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释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⑶通过学习增强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对策与措施。

  1、针对学生普遍反映出的“历史无用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穿插联系取证历史学习的“慢性化作用”。

  2、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列如:历史剧表演、历史漫画比赛、历史诗歌朗诵、历史歌曲演唱。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浮躁、懒散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加大练习、提问的力度强化复习频率。

  4、针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状况开展组织“历史人物大家谈”的课堂3分钟演讲活动。

  5、发现爱学历史的同学及时吸纳到“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更高、更深、更广的素质训练。为将来历史才能的发展提高打好基础。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

  一、教学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3、4班的历史科教学工作。这4个班基础水平都差不多但1、3班相对来说气氛没有2、4班那么活跃思维与整体的反应程序相对来说比较慢一点。1、3班的优势在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通过学习能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

  对学生初步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达历史的能力并能初步运用唯物主义来观察问题的`能力。

  四、思想教育目标;基础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A爱国主义教育;

  B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大团结的观念;

  C社会发展的观点;

  D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观点E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

  E历史辩证的观点;

  F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修养基础。

  知识教育目标:

  A、掌握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

  B、了解从人类的起源到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

  C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概念等。

  能力培养目标:

  A能填写历史填充图;

  B提高对历史史实物件的阅读理解能力;

  C能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

  D能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分析及谈自己的看法。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五、各单元基础知识重点、难点

  1、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南北方农耕文化的基本情况;中华民族的祖先;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分封制;宗法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汉朝的对外关系;三国鼎立的基本情况;孝文帝改革;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成就。

  2、难点:历史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猿为什么向人转化;南北方农耕文化有何不同;“公天下”与“家天下”有何不同;宗法制;商鞅变法的原因;如何评价农民起义;汉朝的对外交往;三国鼎立如何形成;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对汉武帝大一统的评价;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质。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用精彩、引人入胜的导入把学生带入每一节课中。

  2、用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要。

  4、平时的工作要做到勤奋。

  5、抓好学生的课堂知识的过关工作。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三、目标要求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四、辅导对象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五、辅导时间

  课余时间

  六、辅导地点

  办公室或班级

  七、方法措施

 专题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对于智力因素型的学生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

  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八、辅导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

  时间

  内容

  8。15-8。21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8。22-8。28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8。29—9。4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9。5—9。11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9。12—9。18

  9。19—9。25

  单元复习检测

  9。26—10。2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10。3—10。9

  复习第一单元

  10。10—10。16

  复习第二单元

  10。17—10。23

  综合复习

  10。24—10。30

  期中考试

  10。31—11。6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11。7—11。13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1。14—11。20

  11。21—11。27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11。28—12。4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12。12—12。18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12。19—12。25

  第四单元检测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12。26—1。1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1。2—1。8

  综合复习

  1。9—1。15

  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

  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

  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

  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一、学情况分析

  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

  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5、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6、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7、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实施和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建立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对话能力努力提升教学境界;实施综合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力争通过期末考试综合评价进入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不仅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还要给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2、加强理想未来、学习目的`、学习情境的教育让学生学好保证考试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多做精讲多练做好优秀学生培养和差生课后补课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在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认真组织复习以书本为基础理清概念提示规律给予指导提高学生复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6、引用数据和学习经验。我经常向老老师学习听讲座。

  7、认真组织考试加强综合训练抓住学科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在历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收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总结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理念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进行正确的描述和分析从而达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刊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总结问题。后续辅导找学困生谈话挽救其学习不好的原因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6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三、辅导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自我提高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马林惠

  20xx—9—8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应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阶段每天都在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他们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社会歧视能力正在形成。虽然不是刻板印象但也会影响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应该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两端。

  四.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分为文化课和活动课两个班。教材根据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写“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总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想象世界》等一些开放性练习和专栏旨在启发思考倡导不求解答的表达观点。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

  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从整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宏观上要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层面应更加注重人文知识之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基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理性的挑战;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切入和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经验;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积极而深刻的体验;通过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我们可以真正实现

  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8

  一、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从祖国古代居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历史。

  2、理清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历史时期的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如何行为、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单元讲述了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古代居民在祖国的时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总共需要32节课每节课1课时复习2课时。

  三、背景分析的基础: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在全面落实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在上级领导的领导下以课程改革为模式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研究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充分落实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以下几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第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第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到七年级表现为:好奇、主动、上进心强、学习积极性高;但是他们不能听课不能自学不能做笔记有些学生不交作业上课吵闹学习习惯差。10个班各70人左右每个班的班级风格和学风都有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的学习。虽然大部分学生上课都能把老师的`思路转过来但还是有学生答非所问。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差理解不够很难达到100%通过率的目标。一般来说有很多人不愿意学习智力低下。因此从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定期的课堂管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下大力气备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和消化争取每一节课都能取得实效。

  五、教学任务和目标:

  1、加深对《历史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4、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使用幻灯片放映、投影、录音、录像、电影、模型多媒体、网络等。开展辅助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完成七年级语文日历。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总结每个阶段的历史特点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这学期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好课堂强化教学和实践做好优秀学生培养和差生课后补课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根据学校这学期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个学期里努力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前的教学努力让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让课堂教学朝着快乐、生动、有趣的方向工作。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加强综合训练抓住学科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七1、6两个班七(1)班有学生x人七(6)班有学生x人大部分学生因为从小学刚刚步入中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还未掌握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本学期要多加学法指导、习惯养成因材施教。

  二、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三、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的发展。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本册书主要继续讲述中国古代史自隋唐到清朝前期的知识主要内容有: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1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3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册书的基础知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概念。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以达到本学科思想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1、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历史培养学生观察、考证能力。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负担。

  2、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收集、整理重新组织这些信息提高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能力。

  3、注重多层次、多方位地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深入了解身边的历史进一步拓宽课本知识。

  4、进行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通过了解祖国的古文化成就、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和事迹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5、教学手段多样化经常使用电教手段、挂图等。

  四、教学重点:

  1、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贞观之治与女皇武则天、盛世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及作用、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2、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3、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和岳飞抗金、南方商业的繁荣、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

  4、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5、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6、君主集权的强化、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班禅和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7、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8、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五、教学改进计划、措施:

  历史课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从以前一味地强调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要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画、地图、表格、文献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课时

  总结复习检测 2课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6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 2课时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8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 2课时

  剩下时间期末总复习准备期终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2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崭新的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约而至。为有序高效开展好本学期的初一历史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强化对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外延最大限度落实课标的要求。

  2、全面系统研读初中全部六册历史教材提高备课组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

  3、探索开展小学与初中衔接教育的研究让学生尽快接受并适应初中生活推动学科教学工作的进展。

  4、探索“班班通”条件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拓展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

  5、整理下发《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教学案在个性化修改的基础上加以充分利用。

  6、开展备课组内观课议课活动藉此提升组内成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7、全面铺开“一科一品”活动在初一年级试点“课前说历史”活动。

  三、具体措施及安排

  1、组织本组教师商讨备课组学期工作安排并于开学一周内形成书面的备课组和个人工作计划。

  2、组织本组教师抓住开学伊始的契机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吃透《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中蕴含的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为起点和归宿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3、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确定主题明确分工认真钻研教材探讨科学合理的教法和学法从教与学的细节入手运用集体的智慧打好团体战提升备课组的整体水平。

  4、配合协作组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意识逐步了解一些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5、开学一周内下载整理凝结全市骨干教师智慧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教学案并发至组内每位教师的邮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对教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并加以充分利用。

  6、通过不定期的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观课议课、网上学习等形式探寻“班班通”条件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力求提升组内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拓展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丰富师生的学养、教养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7、落实好学校对教学常规的各项规定。

  初一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对学生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我们初一历史备课组一定会团结协作加强实践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学科学习环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3

  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初一(1)、(5)班课堂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有个别学生问题回答完毕后就会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

  初一(7)班上课纪律较好但思维不够活跃。所以这个年级主要抓常规工作。教材简析本学年讲授第一册中国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第一册中国历史叙述我国远古至南北朝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有*的为弹性课不做统一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其余课时除每单元安排一节活动课外可灵活掌握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初一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工作及措施重点工作:

  1、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激趣有效整合。

  4、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战略战术知识竞赛。

  措施: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banner广告2

其他类似文章: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15篇 >>>进入阅读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岗位职责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定岗位职责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什么样的岗位职责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进入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