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学计划集锦15篇

相关阅读:医院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进入阅读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进入阅读

正文: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集锦1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历史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5)、(7)、(8)班历史科教学经过两周的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5)(7)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8)班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氛围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5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天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版块;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3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了初一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三、目标要求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五、辅导对象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六、辅导时间

  课余时间

  七、辅导地点

  办公室或班级

  八、方法措施

  专题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对于智力因素型的学生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八、辅导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

  时间

  内容

  一

  8.15-8.21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二

  8.22-8.28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三

  8.29-9.4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四

  9.5-9.11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五

  9.12-9.18

  8中华文化的勃兴(1)9中华文化的勃兴(2)

  六

  9.19-9.25

  单元复习检测

  七

  9.26-10.2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八

  10.3-10.9

  复习第一单元

  九

  10.10-10.16

  复习第二单元

  十

  10.17-10.23

  综合复习

  十一

  10.24-10.30

  期中考试

  十二

  10.31-11.6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十三

  11.7-11.13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十四

  11.14-11.20

  16昌盛的秦汉文化(1)17昌盛的秦汉文化(2)

  十五

  11.21-11.27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十六

  11.28-12.4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十七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十八

  12.12-12.18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 第四单元复习

  十九

  12.19-12.25

  第四单元检测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二十

  12.26-1.1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二十一

  1.2-1.8

  综合复习

  二十二

  1.9-1.15

  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4

  转眼之间寒假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学期到来了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本学期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它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历史成绩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初一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共 22 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标有星号的内容供各地的学校选用。前两个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第三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

  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 ' 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四、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 、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 、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 、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动脑筋”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六、拟用的教学方法

  1 、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学习小组为单位)

  2 、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

  七、教学措施

  1 、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 、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 、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 、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推出的“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努力在课堂上构筑基本框架然后逐步深入层层深入使本科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落实推进滨州市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跟各位老师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师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

  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践案例在历史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使课改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家的头脑。积极参加区、校教案的征集、教育教学论文的征稿、课题的研究力求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为创造人民满意学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改革备课减负增效“磨好课”。

  在制定规划、教学目标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设定;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强化支撑点;将备课大而化之、实而共享。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创设氛围掀起高潮力争随堂课好课率达50%以上。

  3、提高素质提供舞台“练内功”。

  努力学习掌握娴熟的教学推理能力和综合的教学理念;倡导鼓励跨学段、学科听课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听课验收中提高优课率;

  三、教学措施;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初一学生打好基础健全成长。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

  4、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5、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经纲为纲、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7、引资料、学经验。同科老师要互相学习正常开展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统一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8、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进度

  1-4周第一单元

  5-8周第二单元

  9-10单元复习

  11-15周第三单元

  16-20周第四单元

  21-22周复习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是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第一本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情况从原始人类的出现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与解体重点讲述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到南北朝的发展情况。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掌握四部分内容: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2、重点:

  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夏朝的.建立、分封制、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三国鼎立、民族大融合。

  难点:

  历史久远难以掌握学生不易理解;

  措施:

  搜集资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故事会、黑板报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找准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巩固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讨论、小游戏、故事会、看图分析、动动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教改措施:

  加强集体备课找准重难点集思广益探寻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四、教研专题:

  借鉴洋思经验利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自主学习的原则。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7课时第二单元:10课时

  第三单元:13课时第四单元:9课时

  阶段、期末复习:12课时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7

  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8

  一.计划宗旨:

  今学期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三自主五环高效课堂”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教育和能力培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基础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强化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初一《中国历史》(上)共二十二课内容分为四个单元介绍了原始社会到南北朝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介绍了在中国古代史的大部分内容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一定的失误在整个初中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学习和全面认识中国的国情显得更为重要。

  三.具体目标

  ( 一)常规教学目标:

  成绩目标:

  提高A等率消灭C等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所讲述的重要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能力达成目标: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⒈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认真备课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

  ⒊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精心设计教案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符合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上课精讲多练努力提高课堂质量

  ⒋借鉴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⒍依据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注意对优秀生培养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

  ⒎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努力做到整体优化。

  ⒏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9

  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0

  学年度本人担任初一六个班和初二(3)教学工作。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等。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4、积极参与科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

  二、在本学年的各科教学工作中我都力争严格要求自己。

  无任何有悖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的做法并能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认真组织和管理学校的两课两操工作落实职责到人。制定详细的考核评比制度并落实检查、考核。

  总之教育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计划化的方向发展。介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师的业训水平还有待提高;学校的活动开展还欠丰富;教师的业务钻研时间不够多。这些都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进和提高。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1、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2、本教材较好地处理了教科书同《课标》的关系。

  3、教材增强了课程内容同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以及与现实的联系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

  4、基本实现了由教本到学本的转变体现了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教科书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教科书较好地处理好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所教学生记忆比较好但理解归纳能力比较差遇到自己概括的题班上只有十分之一的同学答得相对完整。多数学生只是喜欢上历史课而听着要背的题就烦甚至躲避。

  2、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从总体上观察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

  三、本期奋斗目标(质量目标)

  1、所教班级有较好的学风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能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阅读历史资料学会考证当地历史。

  2、所教班级争取期末测试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本期教学措施

  1、严格班级纪律管理对违犯课堂纪律的同学轻则当堂批评不超过两分钟重者先点名后下课或课外活动课时间批评教育抓住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认真地组织和进行教学。

  2、背书由小组长负责老师上新课前对学生进行抽查背诵。

  3、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这样既减轻了师生负担又给足了学生的背书时间学生也不会自习课应付于抄作业中。

  4、各单元学习完后要认真组织测试巩固所学内容促进下单元的用功学习。

  5、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因此做到: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教材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2

  转眼之间寒假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学期到来了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本学期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它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历史成绩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提高历史成绩。

  二、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

  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五、课时安排

  内容课时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1第2课“贞观之治”

  第3课“开元盛世”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5课和同为一家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3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3、4、5、6、7班的教学工作这5个班在分班时整体成绩上都差不多。各个班的学习气氛都比较浓厚4班的纪律性比较突出一点。总体上讲5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明确学风良好。不过也发现有极少数同学在小学时的成绩极其低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这部分同学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多变力求提高整体成绩。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上表可知:三个班的成绩比较平均4班的成绩较为突出一点7班的合格率得到较好的保证。究其原因是由于4班在平时的上课当中整个班的学生思考积极与教师密切配合并且大部分学生的对历史的兴趣比较浓厚。7班学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求合格的较为强烈些主动到教师那里过关所以成绩较为理想。

  三、教学目的和任务

  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了解历史发展的历程。让学生基本上掌握从隋到明的历史演革。了解并掌握从隋到明的历史发展线索。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等等知识。

  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能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史料能够从中挖掘有用的信息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能够把各朝代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分类。

  四、本学期的重难点

  重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朝大运河;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唐朝与新罗、日本的关系;唐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北宋的统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和战;宋与金的对峙;南方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宋代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与民族融合;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清朝的疆域;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的政策;《资治通鉴》;佛教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发明;《本草纲目》;赵州桥;北京城;

  难点:隋朝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唐代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宋时期政府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间复杂的关系;对统一中国应如何看待;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2、切实抓好课堂的小测过关工作。

  3、将课堂<<同步训练>>作为预习的资料课堂上花多点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巩固知识的训练。

  4、切实抓好课前纪律确保学生趁早进入上课角色。

  5、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工作。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从隋唐时期到明清时期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三个单元共x课。对初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并可能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培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坚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五、教学进度

  期中前:完成x~x课教学;

  期中后:完成x~x课教学期末复习。期末考试范围为七下全册。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5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原始的农耕生活指的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其核心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学生已经学过学习了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从打制石器到掌握磨制技术从群居生活到氏族生活)本节课的内容原始的农耕生活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采集鱼猎到农耕生产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出现)由于它还与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形成对比,所以它是挖掘历史的总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课的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图表形成对比。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定位

  了解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这种经济对当时社会进步的作用。比较干栏式住房与半地穴房屋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知道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理解体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源。

  2.目标解析:

  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生存年代、生活地点、生产工具、作物已经生活状况就是把阅读课文内容结合课文中的《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匾的骨耜复原图》、《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从中反应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要知道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主要看大汶口出土的文物理解为什么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要理解体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源就必须掌握不同时期生产工具的发展情况生产工具发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产力的进步。而社会进步有必须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前进。

  三、问题诊断分析的一般模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对阶级这个概念学生难于掌握形成的原因难以理解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们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以采集为主。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生存方式不再适应人们的生活因此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人们逐渐学会了农耕。

  新课讲授:

  问题一: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如何?

  设计意图: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所生活的时间、地点、以及生产生活状况。

  师生互动:

  问题1、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如何?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生活时间距今约约七千年。他们已使用的工具是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动脑筋: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耒耜、稻、干栏式住房、水井、饲养、制陶和玉器、乐器)

  问题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生活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他们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能制造彩陶已会纺线、制衣和织布。

  思考1: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类似于河姆渡原始居民?

  (磨制石器和耒耜、种粮食、饲养动物、住房、制陶等)

banner广告2

其他类似文章:家具设计师的岗位职责15篇 >>>进入阅读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岗位职责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定岗位职责可以减少违章行为和违章事故的发生。那么相关的岗位职责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具设计师的岗位职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进入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