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教学反思(通用6篇)

正文: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通用6篇)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加乘减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

  《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于是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

  1、 积极评价增强参与的信心。

  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信。我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让学生感到我时刻在关注着他。我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积极正确的评价。

  整节课的评价相对较少课中有一些学生精彩的发言如:当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可以说整个思路很清晰、完整语言严密。我没能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加以评价而让这些资源白白流失。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挫伤。因此在学生汇报交流想法时应认真倾听过后可适当增加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2、注重教学的开放。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3、用生活经验作为数学问题的参考

  通过练习我使学生领会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经验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组间评价、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2

  《乘加、乘减》是苏教版第三单元第七课时的内容本节课学生要会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能根据图意列出乘加算式能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难点是能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中发现规律并能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本课的教学不如以往《两步计算式题》的教学“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不是由教师提出和说了算。而是学生从图意列出算式然后根据列出的算式而进行尝试计算最后在实际情景(主题图)中得以验证算法从而得出:“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我认为这才是本节课算用结合的真谛。

  下面我谈几点对本节课的反思:

  本节课利用金鱼一共有多少条来导入先出示3个鱼缸每个鱼缸里都有4条金鱼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条?”。这里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在接着出示一个鱼缸可是这个鱼缸只有1条金鱼现在提出疑问现在该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条金鱼?”学生就很容易由前面的经验引出乘加算式。有了情境图的理解学生较容易的就知道乘加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减则是个难点学生比较难想到这时候需要引导假设:最后一个鱼缸也有4条金鱼就是4个4可是其实鱼缸里并没有4条金鱼所以要把多补的3条去掉。利用这样的情境来理解乘减算式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这对学生思维来说是一个难点我在这节课中处理的不够妥当。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其他题目中。

  在巩固练习中设计果园的一角有美味的水果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把燕子和小鹿都吸引来了主要的设计意图就是学生结合主题图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与需改进之处:

  1、学生动手计算偏少大部分由学生口答。

  2、在新授课讲解从情境图中引出乘减算式这一步骤时时间把握不好学生思考时间太少这一难点没有突破。对于例题中学生想到的可以补上3条金鱼其实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上3条金鱼列出乘法算式4×4接着再去掉补上的3条金鱼这样学生可能更好理解乘减的这种方法。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题中最后一盘只有2个桔子也可以引导学生补上3个桔子列出乘法算式5×5再去掉补上去的3个桔子最后列出乘减算式5×5—3=22。我想这样是不是能更好的达到本节课“图式结合以明算理”的效果。

  3、在练习环节中的摘苹果游戏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练习的设计有待思考。例如:在练习中课设置贴红星:每次贴3颗1次2次、3次最后再贴一颗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

  4、乘减部分是本课难点在这部分处理的太仓促。要是能进行乘加算式与乘减算式进行对比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5、在果园情境图中在处理时要是分块汇报更好西瓜组燕子组梨子组长颈鹿组。那么这里可设置超链接譬如:学生提出西瓜有多少个?就可点击西瓜出示问题学生列出算式后再点击出示算式。

  6、教师说的偏多应该将课堂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多让学生说说依据情境图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

  7、教师课堂语言有待提高教师亲和力不够课堂组织管理、教师板书设计有待加强。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3

  在备课时我借鉴了别人的想法上课时没有直接出示书56页的图而是在黑板上画了4棵树然后贴磁铁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树上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大部分学生都会用加法计算4+4+4+3=15,我肯定学生的想法继续提问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这时有学生观察到前面有3个4相加所以提出3×4+3=15,4×3+3=15,这得到了我所要讲的乘加算式但乘减有点困难我于是说看看老师变魔法在第四棵树上添1个磁铁变成了4.观察后又把这个拿下

  。很快有学生反应说4×4-1=15.我把3×4+3=15, 4×4-1=15板书在黑板中间让学生观察跟以往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引出乘加乘减但在说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讲得不是很详细还有我先在每棵树摘掉一个让学生列式时效果不太好式子没写对答案也不对。我又讲了一遍。然后做书上练习比刚才好了很多但也有出错的。

  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对乘法口诀不熟练根据图提取信息的应用能力不强。所以乘法口诀一定的抓实保证每一个学生熟练。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率同时应让学生树立用乘加乘减解答应用题。可以先试着加法然后再改写但以后要强化。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4

  课内比教学教学大比舞活动在我校有计划进行着。我在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这节课中把教学过程当作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1、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实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提出了”还剩几个玉米棒“这个问题后我通过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

  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列出几个乘加乘减的算式后我让学生结合图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在这个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收获成功的体验充分享受着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5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新教师9月18日上午我进行了加入教师行列以来非常重要的一次讲课:小学二年级乘加乘减于老师、曲校长和我们实验二小的各位前辈在我教课结束后对我提出了非常中肯、实用、有价值的建议使我在数学教学设计上有了新的认识。这一天我的收获颇丰!

  以下是几位前辈的评课及其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将其整理如下:

  1.课堂的放与收存在一些问题。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研究这一点不错。但是在总结学生成果呈现学生作品时存在问题。我在授课时随意找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方法这使得呈现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是随意的缺乏目的性没有层次。而且也会使得原本一些不想本节课呈现的内容也出现了。这使得本节课信息量大而不精。所以在如何放如何收是本节课我要重点改正的地方。

  2.缺乏数学的抽象化思维。本节课大部分内容我都是以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如玉米被一个一个掰走小汽车开走两辆等让学生直观具体的体会到乘减是一个优势但是却过于强调生活化没有把乘减的数学抽象化思维展现出来不能从生活中的数学抽象出数学算理假设思维。

  3.连加、加减混合运算与乘加乘减运算的梯度、联系没有诠释好!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从连加、加减混合运算如何上升为乘加乘减运算前后缺乏对比、总结与升华使得学生过于追求求解方法的多元化。

  4.乘加被弱化了。由于乘减的出现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从乘减的角度设计本节课这使得原来很顺应学生思维的乘加被忽略了这也体现出了作为新教师的我缺乏经验顾前不顾后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其他的问题。这一需要我在未来的实践中继续磨练。

  5.问题的提出方式。出示情境图后所提出的问题应是玉米地里还剩多少个玉米?还是现在玉米地里一共有多少玉米?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求一共很多学生很容易会想到用加法而如果求还剩那么学生较倾向减法。

  6.课堂中的很多细节需要我注意。如:对情景图的阐释要说明每个玉米杆上有3个玉米有三个玉米杆让学生体会到3个玉米为一组。在列式解答时需要加上单位给学生留下答题要带单位的`好习惯。

  以上是各位前辈对我提出的几点建议每一点都直中要害每一点都凝聚了各位前辈丰厚的教学阅历对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对我的课以及各位前辈提出的建议的几点反思。

  一、让课堂更加收放自如。

  针对我在授课时随意找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方法使得呈现的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目的性没有层次的问题。于老师向我呈现了一个非常适合的解决方法。学生在列式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来呈现。选取什么样的作品呈现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选取符合自己教学目标的作品同时也要考虑到教学的层次性。如:在讲授乘加乘减的课堂上先选取采用连加或加减混合运算的作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让学生理解算理;再呈现乘加乘减分步运算的作业这是为乘加乘减综合算式的出现打下基础;最后在呈现乘加乘减综合算式。依据这3个步骤可以让学生体验乘加乘减综合算式出现的历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三种算式进行对比体现出教学的梯度性。

  这样课堂上有放手让学生探索、讨论的过程也有教师总结、升华的过程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同时接受来自教师的潜意识引导最终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的积累.

  二、生活化与抽象化的数学。

  数学从生活而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从生活的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思维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但是在使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只强调数学的具体性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如在本节课中要使得学生学会假设的思维。假设最后一排有4个圈而现实中只有3个圈所以要把补上的那个圈减掉。这是乘减的由来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毋庸置疑用生活化的情景很容易让学生列出乘减算式但我们在这种情景式的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的算理、抽象思维的发展。把生活情境抽象出数学思想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是我们基础教育应该完成的任务。

  本节课学生很容易从动态的掰走一个玉米、开走两辆小汽车列出算式但面对静态的、只呈现出几组圆形的图片时有些学生出现了问题。这些学生很难从动态的直观思维中总结出静态的抽象思维。这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做好能够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说出算理:假设最后一排有4个圈而现实中只有3个圈所以要把补上的那个圈减掉。这样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阶梯式的课堂教学。

  教学要具有层次性。首先问题的提出要具有层次。一个大问题抛出去可能学生不能一下子就解决这就需要一些小问题来辅助。其次学生的成果展示需要层次性一级一级的展示如爬楼梯般一层层递进。要先打好地基抓住基础知识能够让学生从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过渡到乘加乘减的分步运算锻炼他们分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再将其综合列出综合算式。每一层都要夯实基础!第三在夯实乘减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乘加的出现让学生明白乘加出现的缘由使其体会到乘加相比连加的联系。最后在运算顺序的讲解上二年级只要让学生体会到先算乘即可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会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真正体验到四则运算的顺序!

  以上是我在《乘加乘减》讲课完毕后的感悟作为一个教学新手在诸多教学方法上、实践上的经验十分匮乏。在这里希望自己能够在各位前辈的指导下在自身的努力下能够成长为一位出色的数学教师!也希望自己每一天都能进步一点点!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上完《乘加、乘减》一课对本堂课教学进行了小结发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玉米主题图——图二”理解从而解决今天所学的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主题图设计了“图一”、“图三”的教学内容这样跳出了课本的框框不拘泥于课本实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通过“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这个问题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如: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有:“4×3-2=10;3×3+1=10 ;3+3+3+1=10;3×4-2=10;3+3+3+3-2=10:3×2+4=10…….等算式。这种不同的解题策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例如:本节课的“给杯子盖盖子”、“夺红旗”、“摘苹果”、“给小狗戴帽子等”的活动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同时使学生感受在乐中学.当然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如: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留给学生空间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这些方面做得还不够。所以我深深的感到:要想上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热情更需要教师教学技巧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真正的数学活动的教学使数学教学活在动中充满真正的生命活力。

banner广告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