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英雄》观后感

正文:

《致英雄》观后感

《致英雄》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英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致英雄》观后感1

  在一位已届耄耋之年的老人家里刘义田爷爷回忆起了战争时期为了全中国人民“拼命”的情景。

  刘义田爷爷是在1947年入伍的虽然他老人家说没有参加过什么战斗可是根据资料登记他是先后参加过辽沈、平津、衡宝等大战役其中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在河北的康怀遭遇战打得可谓是相当惨烈了。看着这陈旧的老照片刘义田爷爷慢慢地翻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那次战斗牺牲了很多的的人其中我的副营长就是在那里牺牲的。还有我的老班长也是在那牺牲的。”刘爷爷回忆这些情景时总会潸然泪下。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面对生死离别再刚强的。战士也会有伤心的一面。我想也许就是一个人被称之为“英雄”所要付出的代价吧!

  被称之为“英雄”的人都经历过“生”与“死”的失之交臂;被称之为“英雄”的人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被称之为“英雄”的人连一顿饭都没吃饱过;被称之为英雄的人一年能见几次亲人?还可能一去就不复返了。

  谁不爱家?谁离开家后不想家?难道他们就没有家没有亲人?不!他们有亲人也有家在国家备受欺凌的时候他们只有挺身而出才能保住自己爱的人!他们不甘!不甘就这么让亲人自己爱的人祖国受欺凌!

  英雄的背后没有强大的力量没有温暖的港湾没有安全的遮挡。他们一直勇往直前难道他们是钢铁人吗?我想应该是渴望和平渴望为家人遮风挡雨渴望为和平国家添砖加瓦的意念驱使他们奋勇向前。

  《致英雄》系列视频播出以来我都很积极观看。我很感谢这一批时代的英雄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今天平安快乐的生活。

  《致英雄》观后感2

  今年是党的.改革开放xx周年庆到处响起庄严肃静的音乐令人心生敬意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为新中华的革命而浴血奋战的英雄烈士们。

  他们是令人尊敬的他们身上背负了人民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汗水谱写了新中国历史文化的篇章。

  周末我认真地观看了《致英雄》系列纪录片十个革命前辈描述着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抗战故事。在他们富有情感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有血有肉的厮杀场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英雄不问出处”在纪录片当中郝太华刘紫琦张学孟等以及更多的人出生都不是统治阶级但他们却以对敌人的仇恨和社会和平的希望拿生命去拼搏奋斗换来了我们这一代安宁平和享有着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现在我们虽然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也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新一任的栋梁做好自己的本分担起该担的担子才无愧自己、无愧父母、无愧祖国。

  《致英雄》观后感3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郝太华15岁入伍17岁入党他说:“当时只想着要保护人民国家要安稳总要有人来出头。”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过上党战役、淮海战役、挺进大别山、解放大西南等。立功无数。作为革命老兵他身上的伤太多了。肩膀、后背、腰部都有其中头还就有弹片。他说:“有一次子弹从右肩穿过左肩当时没有上麻药用酒精擦了一下划个口子就直接用钳子拽出来。伤口处理完后就回到工作岗位了。”

  行军时的种种负伤对于郝太华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每一次的死里逃生更多时候依靠的是坚韧的意志和保卫国家的强大欲望。随着时光的年轮划过一—圈又一圈那个战火蔓延硝烟弥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跨步走进了新时期。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没有战争;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英雄的误解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哪个时代都有见义勇为、舍身救人;哪个时代都需要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英雄不一定要拯救世界;英雄不一定要赫赫有名;英雄不一定要骁勇善战。但英雄需要付出行动哪怕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够给别人带来大大额度温暖。公交车地铁里的一个起身一路“您坐吧”都能够给有需要的人带来帮助也许在他们的心中就是英雄。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郝太华看起来和其他的老人家一样和蔼可亲不同的是他曾在战争第一线出生入死见证祖国在硝烟中奋起如今又重新强大起来的全过程。

  这血与火的战争故事正如他珍藏的军功章那样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banner广告2

发表评论